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內部孔隙的體積占材料總體積的百分率。空隙率則是指散粒狀材料在堆積體積狀態下顆粒固體物質間空隙體積(開口孔隙與間隙之和)占堆積體積的百分率。材料的孔隙有閉口和開口,其特征狀態對材料的性質有重要影響。
密度
密度是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 ρ—— 材料的密度,g/cm3;
m—— 材料的質量(干燥至恒重),g;
V—— 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cm3。
除了鋼材,玻璃等少數材料外,絕大多數材料內部都有一些孔隙。在測定有孔隙材料(如磚、石等)的密度時,應把材料磨成細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測定其絕對密實體積。材料磨得越細,測得的密實體積數值就越精確。
另外,工程上還經常用到比重的概念,比重又稱相對密度,是用材料的質量與同體積水(4℃)的質量的比值表示,無單位,其值與材料密度相同(g/cm3)。
式中 ρ′—— 材料的表觀密度,kg/m3或g/cm3;
m —— 材料的質量,kg或g;
V′—— 材料在包含閉口孔隙條件下的體積(即只含內部閉口孔,不含開口孔),見圖1-2,m3或cm3。
通常,材料在包含閉口孔隙條件下的體積式采用排液置換法或水中稱重法測量。
體積密度
式中 ρ0—— 材料的體積密度,kg/m3或g/cm3;
m—— 材料的質量,kg或g;
V0—— 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包括材料實體及其開口孔隙、閉口孔隙,見圖1-1,m3或cm3。
對于規則形狀材料的體積,可用量具測得。如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體積是逐塊量取長、寬、高三個方向的軸線尺寸,計算其體積。對于不規則形狀材料的體積,可用排液法或封蠟排液法測得。
毛體積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含材料的實體礦物成分及其閉口孔隙、開口孔隙等顆粒表面輪廓線所包圍的毛體積)物質顆粒的干質量。因其質量是指試件烘干后的質量,故也稱干體積密度。
堆積密度
堆積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含物質顆粒固體及其閉口、開口孔隙體積及顆粒間空隙體積)物質顆粒的質量,有干堆積密度及濕堆積密度之分。堆積密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 堆積密度,kg/m3;
m —— 材料的質量,kg;
—— 材料的堆積體積,m3。
材料的堆積體積包括材料絕對體積、內部所有孔體積和顆粒間的空隙體積。材料的堆積密度反映散粒構造材料堆積的緊密程度及材料可能的堆放空間。